齒輪傳動的無側隙嚙合及標準齒輪的安裝
2019-03-03 點擊次數:5506
對齒輪傳動時,為了在齒廓間能形成潤滑油膜,避免因輪齒受力變形、摩擦發熱而膨脹所引起的擠軋現象,在齒廓間須留有間隙,此間隙稱為齒側間隙,簡稱側隙。但側隙的存在卻會產生齒間沖擊,影響齒輪傳動的平穩性。因此,這個側隙只能很小,通常由齒輪公差來保證。對于齒輪的運動設計仍是按無側隙嚙合(側隙為零)進行的?,F分析無側隙嚙合條件如下。
如圖5-21所示,兩輪輪齒的兩側齒廓分別在節點P及點K接觸,則兩輪處于無側隙嚙合狀態。當齒廓g1和g2的接觸點沿嚙合線N1N2由點K移動到節點P時,兩齒廓在其節圓上的對應點A1和A2應同時到達節點P。因兩節圓作純滾動,故A1P=A2P。又因A1P=e1,A2P=s2,所以e1=s2。由圖5-19可即齒輪傳動的無側隙嚙合條件是:一個齒輪節圓上的齒厚等于另個齒輪節圓上的齒槽寬。由上述可知,實際存在的側隙是影響齒輪傳動質量的重要因素之
2.標準齒輪的安裝對于一對模數
壓力角分別相等的外嚙合標準齒輪,因其分度圓上的齒厚等于齒槽寬,即s1=e1=xm/2=52=e2若把兩輪安裝成其分度圓相切的狀態,也就是兩輪的節圓與分度圓重合,則s1=s1=e2=e2,所以能實現無側隙嚙合傳動。
如圖5-21所示,兩輪輪齒的兩側齒廓分別在節點P及點K接觸,則兩輪處于無側隙嚙合狀態。當齒廓g1和g2的接觸點沿嚙合線N1N2由點K移動到節點P時,兩齒廓在其節圓上的對應點A1和A2應同時到達節點P。因兩節圓作純滾動,故A1P=A2P。又因A1P=e1,A2P=s2,所以e1=s2。由圖5-19可即齒輪傳動的無側隙嚙合條件是:一個齒輪節圓上的齒厚等于另個齒輪節圓上的齒槽寬。由上述可知,實際存在的側隙是影響齒輪傳動質量的重要因素之
2.標準齒輪的安裝對于一對模數
壓力角分別相等的外嚙合標準齒輪,因其分度圓上的齒厚等于齒槽寬,即s1=e1=xm/2=52=e2若把兩輪安裝成其分度圓相切的狀態,也就是兩輪的節圓與分度圓重合,則s1=s1=e2=e2,所以能實現無側隙嚙合傳動。